1.6 计算机体系结构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OSI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 TCP/IP体系结构

  • IP协议可以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Everything over IP)
  • 使用IP协议互连不同的网络接口 (IP over everything)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

总线型网络

  • 如何标识网络中的各主机(主机编址问题,例如MAC地址)
  • 如何从信号所表示的一连串比特流中区分出地址和数据
  • 如何协调各主机争用总线

"分层“可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而这些较小的局部问题就比较易于研究和处理。

体系结构 解决问题
应用层 解决通过应用进程的交互来实现特定网络应用的问题
表示层 解决通信双方交换信息的表示问题
会话层 解决进程之间进行会话问题
运输层 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
网络层 解决分组在多个网络上传输(路由)问题
数据链路层 解决分组在一个网络(或一段链路)上传输的问题
物理层 解决使用何种信号来传输比特的问题
  • 表示层的任务是实现与数据表示相关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字符集的转换、数据格式化、文本压缩、数据加密以及解密等工作。

3.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用术语

术语 解释
实体 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 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
协议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三要素 语法,语义,同步
语法 定义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语义 定义收发双方所要完成的操作
同步 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image-20241115225450275
服务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image-20241115225634091
服务访问点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1.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
2.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为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字段”。
3. 运输层的服务访问点为“端口号”
服务原语 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称为服务原语
协议数据单元PDU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SDU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多个SDU可以合成为一个PDU;一个SDU也可划分为几个PDU
实体
协议
  1.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2.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服务,但并不知道实现该服务的具体协议。也就是说,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SDU PDU

练习题:

  1. 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B)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 image-20241115230545942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所描述的内容是 C A.网络的层次 B.每一层使用的协议 C.协议的内部实现细节 D.每一层必须完成的功能

1.6 计算机体系结构
http://binbo-zappy.github.io/2024/11/15/计算机网络/1-6-计算机体系结构/
作者
Binbo
发布于
2024年11月15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