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5.9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为了实现可靠传输,TCP采用了面向字节流的方式。 但TCP在发送数据时,是从发送缓存取出一部分或全部字节并给其添加一个首部使之成为TCP报文段后进行发送。 一个TCP报文段由首部和数据载荷两部分构成; TCP的全部功能都体现在它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 字段 说明 源端口 占16比特,写入源端口号,用来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8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5.8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基于运输连接来传送TCP报文段。 TCP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是每一次面向连接的通信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TCP运输连接有以下三个阶段: 建立TCP连接 数据传送 释放TCP连接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就是使运输连接的建立和释放都能正常地进行。 1. TCP的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TCP的连接建立要解决以下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7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5.7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 TCP基于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来实现可靠传输。 发送方在未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时,可将发送窗口内还未发送的数据全部发送出去 接收方只接收序号落入发送窗口内的数据 虽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是根据接收方的接收窗口设置的, 但在同一时刻,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并不总是和接收方的接收窗口一样大。 网络传送窗口值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滞后,井且这个时间还是不确定的。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6 TCP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 5.6 TCP超时重传的时间的选择(RTO) 利用每次测量得到的RTT样本,计算加权平均往返时间RTTs(又称为平滑的往返时间)。 超时重传的时间应略大于RTTs的值。 计算RTTS \[ 初始RTT_S = 测得的第一个RTT \] \[ RTTs = (1-\alpha)\times 旧的RTTs + \alpha \times 新的RTT样本 \] 建议 \(\a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5 TCP的拥塞控制 5.5 TCP拥塞控制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性能就要变坏。这种情况就叫做拥塞(congestion)。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链路容量(即带宽)、交换结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等,都是网络的资源。 若出现拥塞而不进行控制,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1. 拥塞避免算法 下面介绍这四种拥塞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假定如下条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4 TCP的流量控制 TCP流量控制 所谓流量控制 ( flow control )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TCP接收方利用自己的接收窗口的大小来限制发送方发送窗口的大小。 \[ 发送窗口 = Min(发送方拥塞窗口,接受方接收窗口) \] image-20241118120929780 注意 TCP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零窗口通知后,应启动持续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3 UDP和TCP的对比 5.3 UDP和TCP的对比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无连接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面向连接 UDP支持单播、多播以及广播 TCP仅支持单播 UDP是面向应用报文的 TCP是面向字节流的 UDP向上层提供无连接不可靠传输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2 运输层端口号、复用与分用的概念 5.2 运输层端口号,复用,分用 1. 端口号 因为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并不是使用统一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操作系统又使用不同格式的进程标识符,为了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之间能够进行网络通信,就必须使用统一的方法对TCP/IP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标识。 TCP/IP体系的运输层使用端口号来区分应用层的不同应用进程,端口号使用16比特表示,取值范围 [0,65535]。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5.1 运输层概述 5.1 运输层概述 实际上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真正实体是位于通信两端主机中的进程 如何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提供直接的通信服务是运输层的任务,运输层协议又称为端到端协议。 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网络核心的细节(如网络拓扑、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等),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好像是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 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因特网的运输层为应用层提供了两 2024-11-18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4.9 虚拟专用网VPN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4.9 虚拟专用网络VPN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1. VPN 利用公用的因特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信载体,这样的专用网又称为虚拟专用网。 VPN要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会将原始的内部数据报进行加密,然后再将其封装成为在因特网上发送到的外部数据报。 VPN类型 同一机构内不同部门的内部网络所构成的虚拟专用网VPN又称为内联网VPN 有时一个机构的VPN需要有某些外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