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以太网交换机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流程 3.9 以太网自学习和转发帧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 以太网交换机收到帧后,在帧交换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刚上电启动时其内部的帧交换表是空的。随着网络中各主机间的通信, 以太网交换机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帧交换表。 收到帧后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为帧的源MAC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8 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3.8 集线器(HUB)和交换机(SWITCH)的区别 1. 集线器HUB 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享总线资源,使用的还是CSMA/CD协议: 集线器只工作在物理层,它的每个接口仅简单地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由各站的网卡检测): 集线器一般都有少量的容错能力和网络管理功能。例如,若网络中某个网卡出了故障,不停地发送帧。此时,集线器可以检测到这个问题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7 MAC地址 IP地址以及ARP协议 3.7 MAC地址,IP地址,ARP地址 MAC地址是以太网的MAC子层所使用的地址 IP地址是TCP/小P体系结构网际层所使用的地址 ARP协议属于TCP/IP体系结构的网际层,其作用是已知设备所分配到的1P地址,使用ARP协议可以通过该P地址获取到设备的MAC地址; 尽管IP地址和ARP协议属于TCP/IP体系结构的网际层(而不属于数据链路层),但是它们与MAC地址存在一定的关系,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6 媒体接入控制 3.6 媒体接入控制(MAC) 共享信道要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多个发送和接收站点对一个共享传输媒体的占用,即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随着技术的发展,交换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具有更高性能的使用点对点链路和链路层交换机的交换式局域网在有线领域已完全取代了共享式局 域网,但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天性,无线局域网仍然使用的是共享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5 点对点协议PPP 3.5 点对点协议(PPP) 1. PPP 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点对点数据链路层协议。 PPP协议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1992年制定的。经过1993年和1994年的修订,现在的PPP协议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RFC1661,RFC1662]。 PPP协议为在点对点链路传输各种协议数据报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主要由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4 可靠传输 3.4 可靠传输 1. 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 使用差错检测技术(例如循环冗余校验CRC),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就可检测出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误码(比特错误)。 1.1 数据链路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类型 不可靠传输服务: 仅仅丢弃有误码的帧,其他什么也不做 可靠传输服务: 想办法实现发送端发送什么,接收端就收到什么。 一般情况下,有线链路的误码率比较低,为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3 差错检测 3.3 差错检测 实际的通信链路都不是理想的,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差错;1可能会变成0,而0也可能变成1。这称为比特差错。 1. 误码率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 使用差错检测码来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比特差错,是数据链路层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奇偶校验 在待发送的 2024-11-17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2 封装成帧 3.2 封装成帧 1. 帧 封装成帧是指数据链路层给上层交付的协议数据单元添加帧头和帧尾使之成为帧。 帧头和帧尾的作用之一就是帧定界. 帧 2. 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对上层交付的传输数据没有任何限制,就好像数据链路层不存在一样。 面向字节的物理链路使用字节填充(或称字符填充)的方法实现透明传输 面向比特的物理链路使用比特填充的方法实现透明传输。 为 2024-11-16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 3.1 数据链路层概述 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传输和处理数据。 链路 (Link) 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Data Link) 是指把实现通信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三个重要问题 封装成帧 差错检测 可靠传输 尽管误 2024-11-16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2.5 信道的极限容量 2.5 信道极限容量 在信道带宽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奈氏准则和香农公式,要想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就必须采用多元制(更好的调制方法)和努力提高信道中的信噪比。 1. 奈式准则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 Baud=2W(单位:码元/秒) 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W Baud=W(单位:码元/秒) 2. 香农公式 单位:bit/s \[ c = W \tim 2024-11-16 计算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